蒙特梭利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她指出:“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幼儿个体自由的初积极表现,使幼儿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就必须坚持帮助幼儿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一、独立成长的含义
独立成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生理独立,即幼儿具备独立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指适应环境,拥有发展生命的能力,即心理上独立。
在跨世纪幼儿园的蒙氏教育中,培养孩子具备生理独立及心理独立的锻炼贯穿在所有活动中。如走进跨世纪幼儿园,随处能听到亲切的问候声“早上好”“下午好”,这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优雅礼仪。而日常生活领域中“正确地走”、“轻声开关门”、“双手取物品”、“整理教具”、“我会洗手”、“我会整理衣服”、“倒水”等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其手眼脑协调,从而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长时间、反复地操作蒙氏教室的工作材料,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建构力等一系列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并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走向心理上的独立。
二、帮助幼儿独立的方法
即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适时地指导,大的耐性、多的鼓励。
蒙特梭利说:“我常常听到幼儿的心里在呐喊: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做,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帮助幼儿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如: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蒙特梭利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倾向于把幼儿当成木偶,给他们洗,喂他们吃饭,好像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幼儿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然而,小孩子确实必须会做一些事。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可以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也赋予了他们智慧,可以学会怎样进行活动,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使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指导、自我校正,并获得对自身成就的满足。”